虞美人,词牌名,又名“一江春水”“玉壶水”“巫山十二峰”等。以李煜词毛文锡词为正体,李词为双调五十六字,前后段各四句,两仄韵、两平韵;毛词为双调五十八字,前后段各五句,两仄韵,三平韵。另有五十六字两仄韵两平韵,五十八字五平韵,五十八字前段五句五平韵,后段五句两仄韵三平韵的变体。代表作有李煜《虞美人·春花秋月何时了》《虞美人·风回小院庭芜绿》等。
年年岁岁修花史。例自龙门起。春光转盻尾拖蓝。过了观灯十五禊初三。
秋风倘报秋花信。重九中秋并。玉人纤指算佳期。也抵立春数到大寒时。
月华如水笼轻雾。人静闻砧杵。琼楼玉宇说当年。剩有颓垣废井草芊芊。
天边野火明还灭。惹起愁千结。行行高柳寂无声。又是清秋院落夜三更。
歌唇乍启尘飞处。翠叶轻轻举。似通舞态逞妖容。嫩条纤丽玉玲珑。怯秋风。
虞姬珠碎兵戈里。莫认埋魂地。只应遗恨寄芳丛。露和清泪湿轻红。古今同。
髹奁十二双红豆。嵌得相思透。玉屏风上记花名。写遍金鹅两面忒多情。
一斤有半兰陵酒。赏得春光彀。西湖花事六桥头。毕竟玉箫明月逊扬州。
画堂新霁情萧索,
深夜垂珠箔。
洞房人睡月婵娟,
梧桐双影上朱轩,立阶前。
高楼何处连宵宴,
塞管吹幽怨。
一声已断别离心,
旧欢抛弃杳难寻,恨沉沉。
野禽百啭鸣春晓。闺梦醒偏早。杨枝踠地一丝丝。屈指禁烟才过、不多时。
名园古木参差在。只是亭台改。绿阴夹岸一溪遥。记的溪流转处、是斜桥。
信陵门下簪缨客。寂寞头多白。重来无复旧交游。上马台边烟草、不胜秋。
风流云散繁华去。犹指将军树。长歌何处吊荒丘。衰泪凄凉不尽、与江流。
目成便已心相许,我独何能拒?“芳龄恰是可人时,试问佳期五月可嫌迟?
前缘万里红丝系,细韧颇难计。行路也教似红丝,一任东西南北不分离。
海南珍制吴宫本。粉面多风韵。玲珑一握掌中看。更喜金沙香骨锁连环。
画罗裙摺应难比。叠在空箱里。亦殊团扇向秋悲。到得秋来便是聚头时。
金鞭珠弹嬉春日,门户初相识。未能羞涩但娇痴,却立风前散发衬凝脂。
近来瞥见都无语,但觉双眉聚。不知何日始工愁,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。
■枝春拥梅花发。烘出帘前月。略分眉色伴黄昏。不是天涯羁客也销魂。
相思苦忆孤山路。弹指经年去。为谁添得醉功夫。一晌因循无梦到西湖。
一声珍重关山隔,回望秋云白。忆君信手理瑶琴,却道难传原是少年心。
忽惊扑面东风暖,浅草怜人眼。芳郊谁与事清游?记得前盟还上最高楼。
楼西过雁斜行一。映月收钿笛。覆翻纨扇味秋凉。领略翠帘疏雨夜来香。
花时过赏人如玉。许可霞颜驻。酒杯斟酌浅深愁。叶落晚风金井绿桐秋。
岷峨雪尽生春水。江阔盘蛟喜。兰桡晓发大江东。回望银宫金阙五云中。来时秋渚蒹葭老。归日春花早。客身千里似征鸿。恰恰秋来春去总相
玉钩弯柱调鹦鹉,
宛转留春语。
云屏冷落画堂空,
薄晚春寒无奈,落花风。
搴帘燕子低飞云,
拂镜尘鸾舞。
不知今夜月眉弯,
谁佩同心双结,倚阑干?
文昌郎自文无比。风露行千里。试寻天上使星看。却见锦衣白昼、过乡关。
边城落照孤鸿外。联璧人相对。应吟红叶送清秋。向我旧题诗处、更重游。
冰肤玉面孤山裔。肯到人间世。天然不与百花同。却恨无情轻付、与东风。
丽谯三弄江梅晓。立马溪桥小。只应明月最相思。曾见幽香一点、未开时。
江山不减唐时秀,城郭都非旧。君来何用更伤今,好写秋声秋色上瑶琴。
五年楚客听猿意,说与应憔悴。相逢谁道鬓成霜,谈笑纵横,犹似少年狂。
黄莺声在闲台榭,月暖蔷薇夜。捲帘风起落花飞,无奈催归双髻点镫时。
良宵一刻千金价,烧烛西楼下。销魂时节是单衣,便到春深人瘦绿阴肥。
绕阶苔径寻綦迹。短短银墙隔。木犀开到二分时。可惜閒房深锁绣帘垂。
登筵果饼圆如月。共道团圞节。素娥偏惯别离愁。又是一年寒雨度中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