蝶恋花,词牌名,原是唐教坊曲,后用作词牌,本名“鹊踏枝”,又名“黄金缕”“卷珠帘”“凤栖梧”“明月生南浦”“细雨吹池沼”“一箩金”“鱼水同欢”“转调蝶恋花”等。以南唐冯延巳《蝶恋花·六曲阑干偎碧树》(一作晏殊词)为正体,此体为双调六十字,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,另有变体二种。
绿暗红稀春已幕。燕子衔泥,飞入谁家去。柳絮欲停风不住。杜鹃声里山无数。
白马青衫无定据。好底林泉,信脚随缘寓。拼却此生心已许。一川风月聊为主。
潇洒疏离闲点缀。淡紫轻红,何必隋宫彩。黄蝶自来花自媚。
惜花情绪谁能会。
雨过苔青蛩语碎。新月旋生,怎撇清光睡。雁字砧声风拂桂。
伊人也与寒窗对。
是处梅花香近远。点点苔枝,漏泄春光浅。叹息年华看又换。
踏歌声里扬州遍。
睡起云屏山六扇。罗帐无人,一任东风捲。细马驮来娇满面,凭阑小语听犹颤。
水自奔流云自去。雨自和风,船自风中住。听到此心无著处,著来浑似沾泥絮。
杨柳摇摇千万缕。旧日红楼,一样灯边雨。一样潇潇江水暮。
鸥飘燕泊无人主。
二月山城春尚未。柳弄东风,恰吐黄金蕊。占断溪头佳丽地。多君先得闲中趣。我为虚名相绊击。君自藏,不识愁滋味。世事无劳深着意。年
役眼红芳容易歇。风雨沉沉,送了清明节。添尽罗衣寒更怯。
旋灰香印无人爇。
短睡却偎山枕热。梦里愁心,不放双眉缬。漏水半乾街鼓绝。
夜鹃啼上梨花月。
六曲阑干偎碧树。
杨柳风轻,
展尽黄金缕。
谁把钿筝移玉柱。
穿廉海燕双飞去。
满恨游丝兼落絮。
红杏开时,
一霎清明雨。
浓睡觉来莺乱语。
惊残好梦无寻处。
渍法何年传御局。一担分来,色色甘香簇。次第春秋红间绿。
芳情密意难拘束。
几转街头初驻足。那许游蜂,趁暖相追逐。宿酒未消茶未熟。
晶盘盛得刚盈掬。
一片白云迷楚岫。风卷青秧,迤逦波纹皱。马上谁敲诗未就。
回头不觉双山堠。
渔父樵翁常邂逅。问我何求,无事空奔走。我固苍黄惭二叟。
少年有志还知否。
独夜始知凉月色,竹影移廊,未觉成萧瑟。微漾湖光荧暗壁,疏灯影里芙蓉白。
偷换流年情思积,草际烟浮,已了寒虫织。欹枕不眠闻露滴,心心只替秋香湿。
先发看红梅。
青玉一枝红类吐。粉颊愁寒,浓与胭脂傅。辨杏猜桃君莫误。天姿不到风尘处。
云破月来花下住。要伴佳人,弄影参差舞。只有暗香穿绣户。昭华一曲惊吹去。
几个黄昏风雨恶。闹得苔纹,绿满阑干角。薄日薰衣春气弱。
小楼帘卷风翻却。
春到红桃才破萼。天做馀寒,又替花耽搁。燕子归来全不觉,隔墙乱踏金铃索。
青琐帘前人惜别。未许牵衣,较比牵衣切。一曲阳关初唱彻。
相看本是明明月。
宛转征衣金粟尺。心字香温,纤手流苏结。梦里彩云留不得。
西风吹过黄花节。
临水衰葵欹欲倒。三两幽花,更比初开好。何处飞来金凤小。碧筵开彻忘忧草。月桂新裁枝叶少。一朵妖红,点破江烟晓。最爱牵牛随意绕。
为锁湘流东下缓。两岸芦梢,片片蒲帆短。寒水茫茫渔火乱。
唯应曲里春风㬉。
万古沅湘秋思满。六六湾头,绾住愁无算。无那湖光都个管。
鼍风吹浪连天捲。
永夜恹恹欢意少,
空梦长安,
认取长安道。
为报今年春色好,
花光月影宜相照。
随意杯盘虽草草,
酒美梅酸,
恰称人怀抱。
醉里插花花莫笑,
可怜春似人将老。
一把黄茅新盖屋。檐角低低,为避西风肃。欲向东篱重系菊。
荒园斫得湘君竹。
蟋蟀寒吟声不足。枫树垂丹,还有些儿绿。九月霜痕融似玉。
空阶迸下红榴肉。
夜迥楼高堪听雨。便是无眠,添得闲情绪。倘付瑶琴弦上语。
潇湘只在低徊处。
晼晚韶光看欲去。无计留春,何苦留春住。青鬓朱颜能久驻。
明年又见花千树。
秋去春残孰醉醒。流水滔滔,总是难平定。还不如槐南余兴。
分明情绪梦中应。
治乱兴亡无凭证。时势英雄,造就或相称。管甚前途庭和径。
山河自古至今互。
锦瑟华年归一纸。满腹经纶,缴绕凭谁理。天数冥冥人数否,中宵无故伤阑尾。
平地惊雷心欲死。有泪苍天,与汝偕亡矣。春色恼人眠复起,楼高莫近危栏倚。